重阳佳节,菊花绽放,为何古人偏爱此时赏菊?这背后竟藏着一位文坛巨匠的身影。晋代隐逸诗人陶渊明,以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传世名句,将菊花与高洁品格紧密相连,自此爱菊之风悄然兴起。
自汉魏以来,登高、佩茱萸、饮菊花酒等习俗渐成气候,而真正让赏菊成为重阳节核心仪式的,正是陶渊明的诗情与人品。他不为五斗米折腰,归隐田园,独爱秋日寒菊,其清雅风骨深深影响后世文人。
到了唐代,赏菊之风愈发盛行,诗人笔下多见菊影婆娑;宋代更将此俗制度化,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记载汴京百姓九月重阳赏菊成市,花团锦簇,热闹非凡。可以说,没有陶渊明的诗意奠基,便无今日重阳赏菊的盛大景象。

从一株孤菊到满城金浪,从个人志趣到全民节俗,陶渊明的爱菊情怀早已超越时代,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。每逢重阳,那一缕菊香,仿佛仍在诉说着千年前那份淡泊与坚守。
